資訊動態
常見問題
冷鍛是冷模鍛、冷擠壓、冷鐓等塑性加工的統稱。 冷鍛是對物料再結晶溫度以下的成型加工,是在回復溫度以下進行的鍛造。生產中習慣把不加熱毛坯進行的鍛造稱為冷鍛。冷鍛材料大都是室溫下變形抗力較小、塑性較好的鋁及部分合金、銅及部分合金、低碳鋼、中碳鋼、低合金結構鋼。冷鍛件表面質量好,尺寸精度高,能代替一些切削加工。冷鍛能使金屬強化,提高零件的強度。
冷鍛又叫做冷體積成形,是一種制造工藝也是一種加工方法。與冷沖壓加工工藝基本一樣。冷鍛工藝也是有材料、模具、設備三要素構成。只是沖壓加工中的材料主要是板材,而冷鍛加工中的材料主要為圓盤或線材
基本概念:
冷鍛是指金屬的再結晶溫度以下進行的各種體積成形。從金屬學的理論可知,各種金屬材料的可再結晶溫度有所不同;T再=(0.3~0.5)T熔。T熔如下表所示:
金屬 |
最低再結晶溫度/攝氏度 |
金屬 |
最低再結晶溫度/攝氏度 |
鐵(Fe)和銅 |
360~450 |
錫(Sn) |
0 |
銅(Cu) |
200~270 |
鉛(Pb) |
0 |
鋁(Al) |
100~150 |
鎢(W) |
1200 |
從表內的數字可知:鐵金屬和非金屬的最低再結晶溫度。即使在室溫或者常溫的條件下鉛、錫的成形加工都不能稱作冷鍛,而是熱鍛了。但是鐵、銅、鋁在常溫下成形加工就可以稱為冷鍛。冷鍛零件的形狀越來越趨于復雜,由最初的階梯軸、螺釘、螺釘、螺母和導管等,發展到形狀復雜的零件。除黑色金屬外,銅合金、鎂合金和鋁合金材料的冷擠壓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技術發展
冷鍛技術的發展主要是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它還在不斷地向切削、粉末冶金、鑄造、熱鍛、板料成形工藝等領域滲透或取而代之,也可以和這些工藝相結合構成復合工藝。熱鍛-冷鍛復合塑性成形技術是將熱鍛和冷鍛結合起來的一種新的精密金屬成形工藝,它充分利用了熱鍛和冷鍛各自的優點:熱態下金屬塑性好,流動應力低,因此主要的變形過程用熱鍛來完成;冷鍛件的精度高,因此零件的重要尺寸用冷鍛工藝來最終成形零件。熱鍛-冷鍛復合塑性成形技術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以來取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用該技術制造的零件,已取得了精度提高、成本降低的良好效果。
工藝優點
冷鍛工藝是一種精密塑性成形技術,具有切削加工無可比擬的優點,如制品的機械性能好、生產率高和材料利用率高,特別適合于大批量生產,而且可以作為最終產品的制造方法(Net-shape Forming),在交通運輸工具航空航天和機床工業等行業具有廣泛的應用。
工藝缺點
材料要求高;不適合少量加工;模具要求高。
- 上一條:
- 下一條:散熱器加工各種工藝對比?